摘要:这一切显示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
发达国家新股发行市盈率在5-15倍之间,而股票带来的投资回报率却远远高于这个比例,这就是合理融资。
注意基尼系数的变动趋势原来城乡分割导致的基尼系数扩大,如果不注意,农民工进来城市以后,城市中如果形成高收入和低收入两个阶层,并差距很大,会造成基尼系数的扩大,甚至恶化。我认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还不如在这两项制度上花更大的精力,会对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有事半功倍的长久效果。
因此,我们要客观、全面和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能光归于某几类因素,比如垄断说、腐败说、私企说。不能因为我穷,我上不起学,我就享受不了平等的教育,文化水平和能力就很差。因此,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原因,首先建国以来反城市化,就是说,农村低收入人口不能逐步转移到能获得收入比较高的城市。服务业发展既可以调节城乡结构导致的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也可以改善城市内部可能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因此,农村老年低收入人口的消亡,新生的年青人向城市的转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希望。
当然,即使这些因素全部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比重,但可能不是全部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还有一个积极的方式是,1—18岁的农村少年、留守儿童是低收入的人,他们源源不断地读完高中后,转移到城市,获得比农村高得多的收入,以缩小城乡差距。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院原院长白和金认为,收入分配差距主要不是体现在劳动收入上,而是体现在财产性收入差距上。
目前我国的比例约为2%。因此财产性收入是一种衍生财富,它会产生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当这些杠杆运作不当或失败时,初次分配基础上形成的贫富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趋于拉大,由此导致了逆向分配效果。
从居民家庭收入分配情况看,这种财产收入差距更加明显。可见,中国正在经历一个财富快速积累和高度分化的过程。
3、加快税收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税收调节财产性收入的杠杆作用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当前,我国的财产税税种单一,制度不规范,内外不统一,税负不合理,应加以改革和完善。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此外由于财产增值特点,财产性收入增长规模往往是以几何级数递增的,从而使高低收入阶层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愈加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2-2006年5年来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收入增幅明显高于低收入家庭。与此对应的是资本分配比重不断提高,达到1/3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比较窄,为了更好地发挥消费税对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的调节作用,应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如适当提高名牌轿车消费税负担,把高尔夫球等高档休闲娱乐项目列入征税范围,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根据世界银行等机构基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调查数据的计算,1978年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2124,同期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为0.16。
工资性收入增幅为37.3%,增长最慢。统计表明,美国公民的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40%。
2、二次分配乏力,甚至产生逆向的分配效果如果说初次分配是在市场力量主导下进行的话,那么二次分配则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第三,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2006年城镇住户拥有财产收入的家庭占18.2%,10%最高收入家庭拥有的人均财产收入为1279.28元,10%最低收入家庭人均财产收入仅为35.29元。此外,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城镇高收入居民中存在大量灰色收入,这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否则,促进公平的二次分配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3]由此看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必将进一步扩大。据《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2007年5月28日公布的数据,2006年在上市公司中,902家国有企业薪酬最高的高管人员平均年薪34.4887万元,而463家民营企业的这一数字为31.6803万元,超过了一般职工平均工资30倍以上。根据相关专家计算,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45左右,财产性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55左右,财产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比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高出大约10个百分点。
1980年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2。中国按基尼系数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名,与几个拉美和非洲国家并列第95位,列入少数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很高的国家之一。
到2006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240元。二是可以出让财产使用权以取得收入。
3、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1990-2004年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各组成部分中年均增长最快的是经营性收入,增幅为119.64%。可以说当年中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少到可以略之不计,今天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按30%-45%税率缴纳个税的同比增长33.9%。同时政府公共职能弱化,未能承担应有的社会保障职能,原本应由政府支付的开支大量转嫁到普通民众身上,转移支出等宏观政策工具并没有起到收入再分配调节作用。(2)个人所得税应重点调节高收入者。工资收入水平越高,财产性收入越高,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也越高。
税收、转移支出和其他政策工具是政府实施二次分配的杠杆。上世纪80年代入们担心工资侵蚀利润,今天人们担心的却是利润侵蚀工资。
目前财产收入分配失衡和不公大多与分配制度有关。特别是在金融财产、房产等的分布方面存在着比收入差距大得多的差距。
另外一个数据也让人担忧:2006年我国人均收入在世界排名109位。在收入差距拉大的形势下,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极易影响人心并影响社会稳定,因而迫切地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应强化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改变目前个人所得税主要依靠代扣代缴、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的状况。【责任编辑】林娜【参考文献】[1]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中文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方和荣.财产性收入:收入分配理论的新突破[J].厦门特区党校党报,2008(1).[3]周青梅.扩大财产性收入与缩小收入差距[N].中华工商时报,2007-11-05.[4]王雍君.二次分配:破解社会公平难题的重要一招[N].北京日报,008-01-21.[5]王小鲁.灰色收入加剧中国贫富差距[N].参考消息,2008-01-24. 进入专题: 财产性收入差距 。到现在为止,中国人口中还有将近17%处于国际贫困线(每人每天生活费不到一美元)之下。财产税是所得税的补充税,是在所得税对收入调节的基础上,对纳税人占有的财产作进一步的调节。
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达1.0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高出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约9200亿元。恩格尔系数越高,通货膨胀对其福利的损害就越大。
凯恩斯曾说过,连续通货膨胀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在目前我国银行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广大低收入阶层获得财产性收入更加困难。
而江苏苏州和福建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出租房屋收入大幅增加。若与国际比较,发达国家财产分布的差距比我国还要大,从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看,西欧是0.3,美国0.4,北欧0.2,可是财产性收入的基尼系数通常大大超过0.55,一般达到0.6、0.7甚至更高。